第四章·西北望射天狼·28
關燈
小
中
大
西北戰況日漸明朗,朝中上下一片欣然。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崇岱和崇孝忙裏忙外勞乏得很,老皇帝都看在了眼裏,明旨嘉獎給和碩安親王崇岱親王雙俸,貝勒崇孝則晉封為康郡王,並恩準了他們半個月的假期,讓他們好好歇歇。
這日剛下了場大雪,王府書房外的小院子裏,那兩樹梅花悄然綻放,很是應景。於是崇岱便寫了奏請遞進宮去,想請老皇帝和自己的母妃到家中踏雪訪梅,以全孝道。沒想到老皇帝這次竟然同意了,安親王府得了信兒便開始上上下下的忙碌了起來。
果然,未時二刻剛過,皇帝的車駕便已經到了王府的正門,五阿哥崇和、十一阿哥崇寬也在門口迎著駕。老皇帝笑盈盈的看著兒子們:“哦?你們也在,朕的皇孫們今兒都帶來了麽?你們母妃難得出來一次,讓她也高興高興!”
於是一大家子人在敞開了軒窗的書房裏熱熱鬧鬧的品茶賞梅,三個皇子攜福晉依次行了大禮,額爾登布又特命皇孫們上前問安。他看著幾個年幼的皇孫,不禁笑逐顏開,轉身對坐在下手的慈妃說道:“你是有福的,瞧瞧這滿堂兒孫,瞧瞧這闔家歡樂!真是全福之人吶……”
慈妃心裏是真的很高興,施禮道:“這還不都是托了皇上的鴻福。”
“想當年,吉蘭泰總是跟朕講,天下雖大,不如三頂氈房;皇室尊榮,不如子孫和樂。如今看來,真是被她說中了……崇岱,你這書房安置的很好,清雅不俗。一定要多讀聖賢治國之道,擔當起皇子該有的擔當!”
“兒臣謹遵聖訓!”
“崇和、崇寬也是一樣,要多跟你們的兄長學習,踏實為朝廷辦事,這才是最大的孝道!”
“嗻!”
看著眼前的孫兒們,老皇帝突然想起翊勳家裏的小肅固來。他不動聲色的又喝了一巡茶,笑盈盈的跟慈妃說:“你難得出來一次,索性就在兒子府上住一宿吧,年紀大了也該有個天倫之樂!”
屋裏的人聽了這話都頗感意外,忙不疊的跟著慈妃一起跪倒謝恩。
額爾登布擺了擺手:“朕在這裏,你們母子也難得自在!罷了,朕回去了!你們慢慢說話兒吧!”
眼瞧著恭送車駕的人們消失在視野外,老皇帝對總管太監孫琦小聲說道:“把人打發了,朕要去抱抱小孫子。”
---------------------------------------------------------------------
聽說老皇帝額爾登布進來身體不適,剛剛不遠萬裏來到東方傳教的西洋教士們花重金打點了關系,自告奮勇為皇帝陛下診病,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這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認可。額爾登布其實一直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他並沒有拒絕這些西洋教士的好意,只是在用藥的時候,要求太醫院先做了實驗。
老皇帝身體康覆,心情自然很不錯,於是便召了這些黃發碧眼的洋教士進宮面君。
“聽說,為了給朕配藥,你們和太醫院的院使們發生了爭執?”
“皇帝陛下,貴國的皇家醫生對某些藥物的習性,認識還是過於保守了。如果我們能從草藥中提取精華,為什麽不能除去沒有藥效的部分呢?”
“朕對醫道沒什麽了解,不過中原傳統裏有個方劑的說法,也是延續了千年的經驗之談,並非一個保守便能定論的。你們西洋教士,平日裏也跟僧、道一樣,誦經祈福麽?”
“皇帝陛下,我們是主的使者,在祈禱和禮拜之外,最重要的是向上帝的子民傳播主的福音。比如開設醫院、學校、孤兒院等等,我們還為上帝的子民主持各種儀式……”
“那你來這裏之前,在國內是做什麽的呢?”
“我曾經負責一所戰地醫院,我是個醫生。”
“哦,怪不得你有信心為朕診治!朕看你進上來的物件兒裏,有一副西洋的地形圖,刻劃線條的方式與我們有很大區別,這個技藝你和跟你同來的教士們,會麽?”
“哦,回稟皇帝陛下,這是我們西洋最新的測繪方式,雖然我並不能完全掌握這樣的技巧,但那幅地圖剛好是我的這兩位教兄親自畫出來的。”說著他指了指坐在下手的兩位教士,兩個人忙起身向老皇帝鞠了一躬。
“sain(好)!”老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朕想派給你們一件差事,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領旨?”
“您是說要聘任我們為您工作麽?”
“是的。朕疆域的西北與信奉回教的蒙古人接壤,自我朝開國以來便時有爭端,如今朕的愛子即將取得這一次大戰的勝利,朕想派你們去西北,為朕用你們的辦法畫一張西北的地形圖,將來再戰事也可將彼山川一目了然。事成之後,朕必有重賞!”
“可是,皇帝陛下……”
額爾登布看了看這幾個滿懷心思的洋教士,微笑道:“從這裏到西北,要穿越大半個華夏,你們不是一直對這片土地千年的歷史很著迷麽?這樣任意游玩的機會可是不多噢……”
-----------------------------------------------------------------------
自古以來大凡擁兵在外的將官,很少有不受猜忌的。一來是雄兵在外,擔著家國天下的生死幹系;二來兵者兇器,沒有誰可以準確的把握這鋒刃的朝向;三來前線的消耗絕非是一般尋常的開銷,一支龐大的隊伍在外時日越久,對國力的蠶食便越發明顯。
翊勳的大軍在外已經快兩年了,每個月四、五十萬兩的直接軍費開銷和牽連七八個省份的後備物資調運確實讓這個剛剛安穩下來的朝廷有些捉襟見肘,加上天拓三十二年春接二連三的幾場倒春寒,北方的幾個產糧大省春苗凍死六成,全年的糧食減產已成定局。朝中上下出現了某種讓人難以琢磨的竊竊私語,有一些禦史言官好像找到了出頭的機會,隔三差五便遞上來幾篇要求壓縮軍費或撤軍停戰的奏折來,對此,老皇帝則是一律留中不發,決不給出半個字的評價來。
一向習慣了投機的人們開始望風而動。有不遠千裏向陜甘總督府走動關系的,也有百般收羅為年輕的豐郡王翊功投送新奇玩物的。更有甚者,有人將翊勳當年的文章詩作輯錄成冊,添加一些吹捧批註的序跋刊印流傳,一貫深居簡出的伊蘭不得不親自前往忠翼公府,請阿蘇禮出面將所刊印的書冊悉數收回封存。孰料老皇帝聽說後,只是笑著說了句“不過是幾篇文章麽,何必如此興師動眾”便再也就沒了下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日剛下了場大雪,王府書房外的小院子裏,那兩樹梅花悄然綻放,很是應景。於是崇岱便寫了奏請遞進宮去,想請老皇帝和自己的母妃到家中踏雪訪梅,以全孝道。沒想到老皇帝這次竟然同意了,安親王府得了信兒便開始上上下下的忙碌了起來。
果然,未時二刻剛過,皇帝的車駕便已經到了王府的正門,五阿哥崇和、十一阿哥崇寬也在門口迎著駕。老皇帝笑盈盈的看著兒子們:“哦?你們也在,朕的皇孫們今兒都帶來了麽?你們母妃難得出來一次,讓她也高興高興!”
於是一大家子人在敞開了軒窗的書房裏熱熱鬧鬧的品茶賞梅,三個皇子攜福晉依次行了大禮,額爾登布又特命皇孫們上前問安。他看著幾個年幼的皇孫,不禁笑逐顏開,轉身對坐在下手的慈妃說道:“你是有福的,瞧瞧這滿堂兒孫,瞧瞧這闔家歡樂!真是全福之人吶……”
慈妃心裏是真的很高興,施禮道:“這還不都是托了皇上的鴻福。”
“想當年,吉蘭泰總是跟朕講,天下雖大,不如三頂氈房;皇室尊榮,不如子孫和樂。如今看來,真是被她說中了……崇岱,你這書房安置的很好,清雅不俗。一定要多讀聖賢治國之道,擔當起皇子該有的擔當!”
“兒臣謹遵聖訓!”
“崇和、崇寬也是一樣,要多跟你們的兄長學習,踏實為朝廷辦事,這才是最大的孝道!”
“嗻!”
看著眼前的孫兒們,老皇帝突然想起翊勳家裏的小肅固來。他不動聲色的又喝了一巡茶,笑盈盈的跟慈妃說:“你難得出來一次,索性就在兒子府上住一宿吧,年紀大了也該有個天倫之樂!”
屋裏的人聽了這話都頗感意外,忙不疊的跟著慈妃一起跪倒謝恩。
額爾登布擺了擺手:“朕在這裏,你們母子也難得自在!罷了,朕回去了!你們慢慢說話兒吧!”
眼瞧著恭送車駕的人們消失在視野外,老皇帝對總管太監孫琦小聲說道:“把人打發了,朕要去抱抱小孫子。”
---------------------------------------------------------------------
聽說老皇帝額爾登布進來身體不適,剛剛不遠萬裏來到東方傳教的西洋教士們花重金打點了關系,自告奮勇為皇帝陛下診病,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這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認可。額爾登布其實一直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他並沒有拒絕這些西洋教士的好意,只是在用藥的時候,要求太醫院先做了實驗。
老皇帝身體康覆,心情自然很不錯,於是便召了這些黃發碧眼的洋教士進宮面君。
“聽說,為了給朕配藥,你們和太醫院的院使們發生了爭執?”
“皇帝陛下,貴國的皇家醫生對某些藥物的習性,認識還是過於保守了。如果我們能從草藥中提取精華,為什麽不能除去沒有藥效的部分呢?”
“朕對醫道沒什麽了解,不過中原傳統裏有個方劑的說法,也是延續了千年的經驗之談,並非一個保守便能定論的。你們西洋教士,平日裏也跟僧、道一樣,誦經祈福麽?”
“皇帝陛下,我們是主的使者,在祈禱和禮拜之外,最重要的是向上帝的子民傳播主的福音。比如開設醫院、學校、孤兒院等等,我們還為上帝的子民主持各種儀式……”
“那你來這裏之前,在國內是做什麽的呢?”
“我曾經負責一所戰地醫院,我是個醫生。”
“哦,怪不得你有信心為朕診治!朕看你進上來的物件兒裏,有一副西洋的地形圖,刻劃線條的方式與我們有很大區別,這個技藝你和跟你同來的教士們,會麽?”
“哦,回稟皇帝陛下,這是我們西洋最新的測繪方式,雖然我並不能完全掌握這樣的技巧,但那幅地圖剛好是我的這兩位教兄親自畫出來的。”說著他指了指坐在下手的兩位教士,兩個人忙起身向老皇帝鞠了一躬。
“sain(好)!”老皇帝聽了十分高興:“朕想派給你們一件差事,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領旨?”
“您是說要聘任我們為您工作麽?”
“是的。朕疆域的西北與信奉回教的蒙古人接壤,自我朝開國以來便時有爭端,如今朕的愛子即將取得這一次大戰的勝利,朕想派你們去西北,為朕用你們的辦法畫一張西北的地形圖,將來再戰事也可將彼山川一目了然。事成之後,朕必有重賞!”
“可是,皇帝陛下……”
額爾登布看了看這幾個滿懷心思的洋教士,微笑道:“從這裏到西北,要穿越大半個華夏,你們不是一直對這片土地千年的歷史很著迷麽?這樣任意游玩的機會可是不多噢……”
-----------------------------------------------------------------------
自古以來大凡擁兵在外的將官,很少有不受猜忌的。一來是雄兵在外,擔著家國天下的生死幹系;二來兵者兇器,沒有誰可以準確的把握這鋒刃的朝向;三來前線的消耗絕非是一般尋常的開銷,一支龐大的隊伍在外時日越久,對國力的蠶食便越發明顯。
翊勳的大軍在外已經快兩年了,每個月四、五十萬兩的直接軍費開銷和牽連七八個省份的後備物資調運確實讓這個剛剛安穩下來的朝廷有些捉襟見肘,加上天拓三十二年春接二連三的幾場倒春寒,北方的幾個產糧大省春苗凍死六成,全年的糧食減產已成定局。朝中上下出現了某種讓人難以琢磨的竊竊私語,有一些禦史言官好像找到了出頭的機會,隔三差五便遞上來幾篇要求壓縮軍費或撤軍停戰的奏折來,對此,老皇帝則是一律留中不發,決不給出半個字的評價來。
一向習慣了投機的人們開始望風而動。有不遠千裏向陜甘總督府走動關系的,也有百般收羅為年輕的豐郡王翊功投送新奇玩物的。更有甚者,有人將翊勳當年的文章詩作輯錄成冊,添加一些吹捧批註的序跋刊印流傳,一貫深居簡出的伊蘭不得不親自前往忠翼公府,請阿蘇禮出面將所刊印的書冊悉數收回封存。孰料老皇帝聽說後,只是笑著說了句“不過是幾篇文章麽,何必如此興師動眾”便再也就沒了下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